在古城堡大门口有一块石碑记载:据宋朝历史文献对郭麻日记载,尤其是郭麻日出土的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的各类陶器考证,人类在郭麻日地区居住的年代可以追溯至五千年前。该城堡最初出现于特莫科地。在唐末宋初迁至现在的郭麻日,至今时为九百多年,是热贡地区年代最早保留最完整的古堡,郭麻日古城城体为夯土板筑,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20米,宽约180米,和其他作为瞻仰游览的古堡不同,郭麻日古堡寨内至今仍有100多户人家在此居住,置身其间,鸡犬相闻,炊烟袅袅,别有意趣。
郭麻日古城堡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整个古堡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进入城门后便是一条条迂回曲折的小巷,两边是三四米高的夯土墙体,显得巷道更加的狭长幽深。据当地人介绍,过去这里因为土匪马贼,经常发生小规模斗争,甚至民族间的战争,这样的建筑更能适应战斗的需要,像这样的窄巷,只要派出一两个人守在墙头,真的可以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同时,由于一条条巷子大致相似,又曲折迂回,身处其中,不熟悉的人难免会走错路,别看郭麻日古城堡占地面积不大,可是在里面迷路也是家常便饭,若是古时候在此打仗,恐怕敌人进入古堡也只能惨败而归。
在郭麻日古城堡游览,不仅能看到有着七百年历史的古民居,更能体验到浓浓的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这里家家户户都门扇很有特色,大多都是单扇门,不能不说别具一格。这里民风淳朴,哪怕随便敲开一户人家,主人都会热情地欢迎你入内参观(偶尔也能看到某些人家门扇上悬挂有柏树枝,而这就表明这户人家家中有事不便入内,婉拒客人拜访)。进入大门之后,眼前出现的院落不大,建筑大多都为两层,过去一般底层作为牛羊等牲口圈、厕所等,二楼才是主人家起居住所。抬阶而上,站在二楼,向外可以看到巷道内的情况,向内家家户户却是互相连通,翻过矮矮的土墙就可以进入别家。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节省了大量的空间,体现了古城堡内居民之间的感情深厚,彼此不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外敌入侵的时候最大程度的起到防御功能,倘若敌人真的攻入,只需从墙头撤离到隔壁院落就可以保证安全。从军事防御上来说,郭麻日古堡的建筑设计精巧,功能强大,同时保证了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令人叹为观止。
郭麻日古城堡,九百多年来屯兵戍民们繁衍生息,已成为这块土地的古老居民,沧桑古寨已变为屯民们生生不息的家园。古寨依旧,见证着这条河谷沧桑变迁的历史,而时空早已变换,边外前线早已是戍民后代宁静的乐园。
郭麻日寺藏语全称“郭麻日噶尔噶丹彭措林”,意为“郭麻日具喜圆满洲”。该寺有大经堂、弥勒殿等建筑。郭麻日寺出名的是时轮塔,为安多藏区最大的佛塔。时轮塔颜色非常艳丽,特别是塔上的许多半球形涂上鲜艳的涂料,远看就象是镶上了大块的宝石。时轮塔1994年由该寺住持主持设计,高五层,其基座是一圈转经长廊。此塔仿造古印度波罗奈城鹿野苑释迦牟尼初转法轮所在地佛塔的造型,历时5年建成,高33米。下面基座成佛寺的门廊形式,层叠而上,塔心中以十世班禅的袈裟等衣物及生活用具装藏。可沿塔内的盘旋式阶梯逐层登高,沿塔的外壁上塑有菩萨、观世音和三十五座般若佛像。主殿周围有12座小塔,塔顶为圆拱鼓形,塔拱内部设有佛堂。
时轮塔是目前青海境内最高的佛塔。郭麻日佛塔塔高30米,占地面积约1156平方米,由本地能工巧匠精心建造而成。其建筑风格之特、造型之美、耗资之巨、民族特色之浓,在我国藏区首屈一指。时轮塔于1994年由该郭麻日寺住持主持设计,高五层,其基座是一圈转经长廊。与时轮塔相望的是郭麻日寺这小小的转经房,里面那巨大的转经筒在信徒的摇拨下咕咕噜噜的顺时针转动,带着人们虔诚祝福和美好祝愿永不停歇。郭麻日寺的金顶有别于其它藏传佛教的寺院,是法器金刚杵的样子。
此塔仿造古印度波罗奈城鹿野苑释迦牟尼初转法轮所在地佛塔的造型,历时5年建成,高33米,塔基周长33米,占地面积约1156平方米,下面基座成佛寺的门廊形式,层叠而上,塔心中以十世班禅的袈裟等衣物及生活用具装藏。可沿塔内的盘旋式阶梯逐层登高,沿塔的外壁上塑有菩萨、观世音和三十五座般若佛像。时轮塔颜色非常艳丽,特别是塔上的许多半球形涂上鲜艳的涂料,远看就象是镶上了大块的宝石。其建筑风格之特、造型之美、耗资之巨、民族特色之浓,在我国藏区首屈一指。此塔不仅使郭麻日寺增色不少,而且在整个同仁地区也可以说是一大景观。
郭麻日古城堡东门,为了防御需要,城门建得非常低矮。
在空巷里悠转,却不见人影,我想古城人家是否都已搬到城外居住了。
每条巷子都相似,曲折迂回,不熟悉的人难免会走错路,古城堡占地面积不大,可是迷路也是家常便饭。
古堡外的人家。
刚进东门便惊扰了附近的一群女孩子。
很有探秘的感觉,必须一个紧跟着一个,不然很可能会失去“组织”的。
正是丰收的季节,古堡人家在院内和屋顶上晒荞麦。
皮实的孩子摸着小小孩的脑袋说,你是三毛,一根两根三根。
随处可见红衣喇嘛从身边走过。
赞巴拉等候大家的时候抓拍古堡的孩子。
郭麻日寺前的时轮塔近在眼前,藏民在塔下晒麦子。
红衣在这里是绝配。
沿塔的外壁上塑有菩萨、观世音和三十五座般若佛像。
时轮塔颜色非常艳丽,特别是塔上的许多半球形涂上鲜艳的涂料,远看就象是镶上了大块的宝石。
其建筑风格之特、造型之美、耗资之巨、民族特色之浓,在我国藏区首屈一指。
此塔不仅使郭麻日寺增色不少,而且在整个同仁地区也可以说是一大景观。
郭麻日寺是隆务寺的分寺,年代久远,但规模不大。
环绕主殿的小塔,也装饰华丽,倍显尊贵。
主殿周围有12座小塔,塔顶为圆拱鼓形,塔拱内部设有佛堂。
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这座安多藏区最大的佛塔,内心充满敬意。
评论